桐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突然爆发,新冠到底有没有阴谋
TUhjnbcbe - 2021/2/27 13:22:00
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熊蕾: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高级编辑,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共情报英雄熊向晖之女

从基因争夺到新冠疫情:一个新闻人的记录和思考

这个事情本来我都已经忘了,但是由于新冠疫情的肆虐,我又想起了这段经历。基因争夺,是指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机构,以基因研究的名义,在我国各地大规模采集人体基因样本。我只经历了其中一段,远不是全过程。我接触的其中一个很小的局部,就是美国哈佛大学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安徽进行的所谓基因研究项目。1背景我有一幅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上个世纪90年代,在全球采集基因样本的一个地图。图中很多点,是他们的基因采样现场,全球各大洲都有,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他们在中国的项目地区也有不少,但是安徽比较集中。其实从年以后,在中国进行所谓基因研究,也就是基因采样的不止哈佛大学一家,哈佛也不止公共卫生学院一个机构,欧洲和美国不少研究机构在中国都有项目,采样地点也不限于安徽。比如年3月,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也就是著名的NIH出资、美国杜克大学和欧洲一些研究机构参与,中国老龄委协助,在中国开展一个所谓长寿老人健康调查的项目,在各地收集1万名80岁到岁中国老人的基因样本,试图破解所谓长寿基因的秘密。这老龄委一位工作人员童增,参加这个调查的培训时,一个欧洲专家指导他们如何采集老人的血样,教他们把那些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的手,先在热水中浸泡,再搓热,以促进血液循环,然后用针管从老人手指取血。第一滴血不能用,要求从第二滴血开始,从每位老人手指上取的血,要能充满直径为12毫米,或一枚一分硬币大小的5个圆圈。这种取血办法引起了童增的怀疑。起初他担心这样采血,对高龄老人的健康和安全不利。后来他发现,培训的中文资料和说明,都似乎有意识地回避英文资料中的基因字样。他认为,“这是在猎取中国的基因资源!”因此童增一方面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一方面把这事儿告诉媒体,呼吁警惕中国基因资源的流失。结果,已经采到的份血样,被中国*府主管部门下令封存,不许出境。但是实际上有没有出境的,我们不知道。项目好像是终止了,童增则因为得罪了他的顶头上司,受到严厉处分,被老龄委辞退。当时来中国采集基因样本的事儿不止这一件。这些项目没有一个公开说是采集基因样本的。都是打着健康调查或者体检的旗号,采集血样。在童增公开质疑长寿老人健康调查前后,国内很多专家也提出同样质疑,媒体上就发出了很多警惕中国遗传资源流失的报道。然而很快,又有人向有关部门提出这样的报道是炒作,干扰了正常的科学研究和国际科技合作。于是,这种质疑的声音在媒体上就看不到了。这方面的报道也一度成了禁区。与此同时,国家科技部和卫生部开始联合起草《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专门为管理人类遗传资源制定的一个文件。在这个文件起草的过程中,国家下令暂停一切涉及血样等生物制品的出口,有关国际研究项目也暂时中断,这就引起了国际生物学界的哗然,有人说,中国要把这个领域的门关上了。这时美国《科学》杂志的新闻编辑就跟我们联系,希望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一篇报道,解释一下中国的有关*策。我就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次接触了人类遗传资源方面的问题。这篇报道在《科学》发表后,国内外反应都很好。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基因方面的报道。当时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凡是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项目,必须层层报批,最后向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正式签约。这个办法是国务院办公厅年6月10日颁布施行的,它明确规定,文件出台之前,已经进行但是还没有完成的国际合作项目,必须按规定补办报批手续。不管这个办法现在看来如何不完善,也不管它实际执行的如何,它好歹是给了这个领域一定之规了。这是我们后来调查哈佛项目的一个利器。哈佛大学起源是教会学校2哈佛项目我注意到哈佛大学在安徽的那些基因项目,是年12月,美国《华盛顿邮报》连发了两篇揭露哈佛项目问题的长篇报道,引起了很大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突然爆发,新冠到底有没有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