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合肥古井散落城乡各地,跨越千年长河
TUhjnbcbe - 2021/3/5 17:01:00

“井”,作为一个汉字存在了三千多年。古时人们常居于河岸、湖滨,取水、捕鱼、交通……地形环境给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地势的低洼,带来了雨季洪水的不断侵袭,除了兴修水利,更便捷的方式就是搬离至离河湖较远的高地。

南淝河董青/摄

饮水如何解决?于是人们想起了地下资源,无意中学会了掘井技术,从而改变了取水不便的尴尬局面。所谓“市井”,也正是围绕着“井”聚集着人口,形成了村庄、市镇,甚至是城市。

熊砖井

说到合肥的市井文化,怎么能少了古井?如果说老街小巷是老城的枝干,那么古井和建筑便是点缀其中的树叶和果实,缺少了谁都会失去了本质。

/老城的井/

合肥老城究竟有多少口井?没有人精确地统计过。只见李云胜老师《探访合肥城的古井》一文曾提到老城“至少有几百口水井”,再来翻那些方志书籍,线索戛然而止……

挑井水资料图片

如今,数字倒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人们关心的是老城有哪些名井?据清代嘉庆年间《合肥县志·古迹志》记载,城内曾有高井(屋上井)、漆井(疑百花井)、状元井、包公井、七眼井、甜水井、铁栏井(两座)等。如今部分已无存,有些仅留下了地名(比如同名小巷),有些走向历史的深渊,了无痕迹。

笔者查询了资料,并征询了诸多网友的线索,完成了《合肥老城古井地图》第一版。欢迎广大读者在留言区补充或者提供更多古井线索!

有人可能注意到,该图中除了注明有已知及现存古井位置,还有一些有关“井”命名的街巷、村落。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它们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名井/

屋上井:又称“高井”,位于教弩台上、明教寺内,大雄宝殿东南角2米处。相传为曹兵所使用的,井栏外刻有“(西晋)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字样,由此可知该井存在了多年。“因其石圈井栏的口沿高于台下民居的屋脊”,于是后人便称它为“屋上井”。井台高约2米,井栏内有20多条深沟印,“水味较胜他井”。井上盖有一座小亭,有“古屋上井”匾额。

古教弩台劳诚/绘

庙井:该井位于庐州府城隍庙内,戏楼北侧。同城隍庙,该井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民间称为“庙井”,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介绍,相传南宋词人姜夔(赤阑桥)在合肥生活期间,参观城隍庙,顺便喝了一碗井水,“赞不绝口”,还赠送它一个新名字——“杏泉”。当然这口井本身“水质甘冽”,大旱灾年亦不枯竭。上世纪60年代,该井被填埋到了地下,年城隍庙修复时,才让它重见天日。

庙井

胡大井:胡大井是合肥老城另一处千年古井,但相对上面两位名气相对差了一些。该井位于二里街以南、水湖路中段西侧,由水湖路向西过古井延伸一条“胡大井巷”。相传北宋真宗年间(—),一位祖籍黟县的胡姓官员路过捐资修建。不过,此前原井栏已经遗失,十分遗憾。

组图

胡大井

廉泉井:关于这口井,笔者此前在包公祠一文稍有提及。该井位于包公祠东侧,其上有亭——“廉泉亭”(又名“井亭”),井沿上有一条条凹痕。相传此井为包公生前所挖,实际上北宋时期的“香花墩”应位于城内、今市府广场西侧。贪官喝了头痛的故事,想必大家早有耳闻,这里不多阐述。

组图

廉泉

状元井:说起这个井,很多小伙伴要举手了,我一猜你们就要说老四中那两口井了。其实并不完全算错,那是本世纪初复建后的状元井。原来的状元井在哪儿?清代《县志》引《江南通史》称:“在府学”(有趣的是,该书学宫图标注成“包公井”),并提到了命名原因,即“宋马亮擢进士第一”。熊态老先生曾考证原在今天的老四中教学楼下,原井于年消失。

复建后的文庙

包公井:上文提到的“包公井”属于“误注”,那么真正的包公井在哪里?很显然,与中国第一座包公祠命运相同,包公井也在原来的县学内,也就是后来安徽省总工会的位置。也许时间久远缘故,这口名井留下来的资料信息似乎不是很多。

原安徽省总工会大楼刘玉超/摄

甜水井:这口井可谓是“传奇”,在诸多古井中脱颖而出,成为《合肥傅郭城图》上标注的唯一一口水井——“永贞坊、会仙桥旁”。关于它的今天位置,曾一度引发媒体的寻找。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熊态老先生便考证在今天桐城路与益民街交叉口西北角位置,水井向南约6米为会仙桥。据其考证,年会仙桥被拆除,二十年后水井因阻碍修路遭到填埋。

老地图中的甜水井

铁栏井:这边夸着“甜水井”呢,那边有位就不服了,咱当年还是“庐州城第一井泉”呢!铁栏井,与屋上井并肩兄弟,却早已消失的干干净净。《县志》说是在“和平桥东”、“明教寺东”两处,描述十分模糊,不过幸有熊态老先生的考证,我们才知东边的那口“遗址在淮河路与飞骑桥巷交会处西南角约三十米人行道路沿”。据说因当年“井栏为黑铁色”得名,井栏上曾刻有三国“夏侯惇”字样,后来日*侵占合肥后被运去了日本,而水井则在年遭到填埋。如若资料所称“夏侯惇”为建造者的话,那么此井有年以上年岁,比上文“屋上井”起码要早一百多年。可是井栏早已不知去向,古井亦已消失,年代如何很难详考了。

飞骑桥巷

百花井:百花井,无论是地名还是故事,大家早已熟知。但说到井在哪儿?又或者“百花井巷”在哪儿?就没什么人知道了。笔者此前因上学在此区域跑了三年,也不得知晓。去年有小伙伴就此问题实地采访了四周老人,终于获得了解答——百花井大院一栋楼梯口处。可现实是古井早已埋到了地下,小巷亦已变身小区通道,仅留下了地名。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县志》曾记载有一处“漆井”,而它的位置“在东城内、窦家池(今逍遥津)西”,又说“相传为杨吴时囿井,以生漆甃成”,“囿”是古代园林,加之“杨吴”(吴王杨行密),很容易联想到是否为后来的百花井?还需进一步考证。

百花井遗址糖豆/摄

七眼井:清代县志中称“在时雍门(小东门)内。水甜淡,大旱不涸”,现已无考。

除了上述十处名井,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又陆续发现一些现存的古井,它们散落于老城各处。具体在:李鸿章(家族)故居、李鸿章家族当铺、董家旧宅、合肥三中等。

董宅古井

老城以外,又有一里井(义井)、五里井、关井、熊砖井等。其中关于五里井的位置,笔者曾在《花冲剧院志》获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被埋于花冲剧院“场务股办公室地下”(今花冲公园旁,花冲影院)。

花冲影城

/“井”巷/

合肥老城内除了分布有众多古井外,还有一些依附于古井附近、以“井”命名的街巷:

百花井巷、胡大井巷、义井路:见上文。

井梧巷:省公安厅对面有两条小巷,西边叫做金巷,东侧便是井梧巷。由字面可知,过去的巷内建有数口水井、多种植梧桐,市井气息迎面扑来,可如今仅仅剩下宁静的巷道和两侧后建的住宅小区。几年前,曾有人到小巷内寻找古井,结果在街坊的帮助下,在一位娄姓老人的院子里发现最后的一口。不知,今天古井还存在吗?

井梧巷水井资料图片

双井巷:人们熟悉这条小巷,是因为曾位于巷内的育新小学。过去在小学的围墙边上有一口公井,东段巷子亦有一口。小巷自安庆路向南折向东至徽州大道,中段向南延伸一条通长江路(年兴修新华书店废塞),文革期间一度改名“东风巷”。年,天徽大厦动工,井、巷俱废。

当年育新小学资料图片

八卦井巷:这条小巷听说的人少,消失也早,早到年省公路局将此巷(北对人民巷,南至节孝亭巷)开拓为公路时便宣告结束了。而八卦井后来还在,也就是今天庐江路与人民巷交叉口东南侧的位置,不知何时,古井也消失的无痕迹了。

人民巷与庐江路交叉口

巢井巷:这条小巷仅仅出现在《安徽省合肥市地名录》中,描述也仅仅“东起巢湖路,西至巢湖路”寥寥数语,从地名图来看,小巷位于今天的春雨花园附近,与巢湖路呈“口”字,具体得名及位置待考。

井巷:去过拱辰老街的小伙伴知道,在老街的中段,向西延伸一条小巷直通阜阳路,它便是井巷。相对于古井,人们更熟悉的是里面的“剑桥学校”。过去家家都有水井,若是说小巷因哪口得名,倒是没人知晓了,可能当初随口一叫大家也就认同这个名字。笔者随意翻出拍摄的照片,发现小巷西口一商户门前有一口水井,并且现在尚在使用中。

井巷

结语

截止撰稿前,仍有不少小伙伴和读者向笔者提供古井线索,考虑到篇幅限制,且多数水井无名或已经消失的情况,文章中不再多述,欢迎大家留言区提供线索!水是生命之源,更是每座城市的灵*。尽管我们早已用上了自来水,但心中仍然怀念着当年院子那口老井……

今日话题

#你知道哪些古井?#快来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撰文?淝南居士

图片?淝南居士、资料图片、网络

参考?《安徽省合肥市地名录》、《合肥市志》、《合肥文化志汇编资料》、《合肥老城志略》、《合肥街巷故事》、《合肥城图志》、嘉庆《合肥县志》、寻觅安徽的似水流年、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需要转载请留言获取内容授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合肥古井散落城乡各地,跨越千年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