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醉美宋诗刘子翚夜凉 [复制链接]

1#

生活充满诗意,但是绝对只有诗意的眼光才能发现诗意的生活,于平实处见神奇,于简单处显高雅。宋代诗人刘子翚就有这样一双诗情扑闪的慧眼,这样一颗空灵生辉的诗心,他的小诗《夜凉》带给我们一份清凉,一份优雅。在酷热难耐的夏夜读这首诗,则清风扑面,沁人心肺;在心浮气躁的白天读这首诗则气定神闲,心平气和。

茅舍萧萧暑雨余,夜凉清若在冰壶。

一窗月上杉篁影,便是人间水墨图。

——刘子翚《夜凉》

我羡慕并向往诗人那种生活,拥有几间茅舍,坐对一脉青山,不求奢华富贵,不讲精致华丽,每天与青山相伴,与绿树对话,扑面是缕缕清风,张耳是鸟语天籁,开心则游目骋怀。特别是在夏秋之交,烈日当空,赤地千里,暑气蒸腾,酷热难当,这里却是郁郁苍苍,浓阴匝地,纳凉消闷,非此莫属。白天,一场秋雨萧萧而至,冲散了污垢尘埃,涤净了山花草木,退去了炎炎暑气,山林和身心一样清爽,花鸟和玉壶一样洁净。张口呼吸清新空气,张耳倾听空谷山风,放眼遥接山峦翠绿:玉宇澄清,山明水净,心旷神怡,好不爽快!诗人感受到了一方山林的迷人魅力,诗人体验到了清凉如水的轻松惬意。那个夜晚,远离了滚滚红尘,淡去了扰攘喧嚣,在山林,在茅舍,没有人和你谈功名得失,没有人和你辩是非贤愚,没有人说宏图伟业,只有竹篱茅舍静谧无声,只有苍山翠林妩媚生辉,只有空山明月相依相伴,只有缕缕山风絮絮不停。身在清凉处,心怀高洁情,身心自由,神思无边,那份潇洒,那份自在,是任何执念功名的科场士子永远不能理解的,也是铜臭冲天、贪欲如潮的凡俗之人永远不能体会的。清凉如在冰壶,清洁亦如冰壶,几间茅舍简陋却不低俗,一位诗人,平凡去不平庸。

生活富有诗意,诗意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山居的诗人,在这个凉风习习、皓月朗照的夜晚,突然发现一幅高洁唯美的画面。月照窗户,风移影动,树影斑驳,珊珊可爱。几竿翠竹,掩映窗户,摇曳多姿;几株杉树,暗影幢幢,生机勃勃。这是山居独有,尘世莫及的绝美画图,这是幽人独享、别具灵性的高雅艺术。诗人津津有味地欣赏这幅人间水墨画,宁静祥和,幽雅脱俗,深邃空明,光影生辉。一颗心融化其中,一腔情濡染山林,一扇窗框定的曼妙树影,一窗月照亮了诗心慧眼,这幅画挂在茅舍,挂在山林,挂在月下,也挂在诗人心中。清代桐城派散文大师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如此描写书阁阅读生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宁静幽深,空明亮丽,适合读书,适合养性,难怪归有光心态如此平和静穆,如此自在逍遥。同样,刘子翚的空山明月、翠竹幽窗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映照出诗人高洁不俗、纤尘不染的心灵志趣。另外,还需体味的是皎皎明月,森森翠竹,月是光明高洁、率真坦荡的情意写照,也是圆满美好、光辉灿烂的理想折射。王维不是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咏赞吗?竹则多与文人雅士相伴,寓含志节,比类情操,正直挺拔,清洁光润。苏轼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有竹有月,有情有志,有心有性,涵咏体味,自然可以理解诗人乘凉月下,心怀高洁,精神舒展的畅快与自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