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桐城美好乡镇大山深处的唐湾 [复制链接]

1#

唐湾的秋

唐湾村一览


  唐湾是美的,经过“美好乡村建设”的唐湾更美了。


  作为唐湾镇*府坐落地,唐湾村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在全市山区村中,唐湾村是首批唯一一个省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村。


  踟蹰在唐湾村头,禁不住流连忘返,有一种想在大树荫下坐坐的冲动,有一种想走进随便哪家去看看的冲动,有一种想停下来跟人聊天的冲动。


  从城里驱车32公里到达唐湾。远远的,“唐湾欢迎您”的金色招牌透着唐湾人的热情。这是美好乡村建设中,唐湾人在红旗岭特意设立的观景平台,这里有休闲石亭,百年枫香树硕大的树冠阴翳着这方土地。站在这里,如画的唐湾尽收眼底。远望,层峦叠嶂,峰峦竞秀;近看,白墙红瓦,凤尾摇曳,泥墙灰瓦的古村落与现代民居交相辉映。村前屋后,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随水转,良田平畴,在这个天然的大氧吧里,正孕育着新的希望与丰收。

绿色茶园


  不搞大拆大建,注重建设内涵,提高群众生活的舒适度,是唐湾村美好乡村建设的精髓。“有女不把望曹尖,来不见日头去不见天。”这是流传在唐湾一带的民歌。路,曾是唐湾人苦痛的记忆,如今,路开启了唐湾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新征程。唐湾村21个村民组已全部通了公路,总里程超过18公里,其中水泥路占80%。路通了,脚步就能及更远,眼界就更开阔了。美好乡村建设让唐湾人享受到了舒适的生活。新安装的50盏太阳能路灯,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彭老屋组离村部有1.5公里,跑货运的唐述江说:“现在好多了,即使回家迟了,一路上都有路灯,人胆子也壮些”。觉得胆子壮些的还有余河组的唐磊,他是跑客运的,路灯一直架到了他家门口。

村民彭吴伯家门前


  种茶养猪是唐湾人持守的传统活计,如今唐湾人不再拘泥于传统挣钱的路子。“本地抓生态,飞地抓经济”,唐湾人在外创业、就业的成功人士颇多,钱袋子鼓起来。唐湾人种茶的历史很悠久,但种茶赚钱还是近些年的事。唐湾村现有人口余人,有茶园多亩,实现了人均一亩茶的目标。年产茶叶20多吨,收入余万元。朱春梅家4口人,其中小儿子在部队工作。她家茶叶年收入2万多元。彭吴伯家年养猪两头,烧水烧饭用的是沼气。他还打理着一个修车铺,一个大米加工厂,都是老字号了。照今天看来,这两项活计的经济效益都不咋地,但彭吴伯看重的社会效益。这远近上下的,修车铺只此一家,大米加工厂也只此一家,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手人之前,不能随便关门。他觉得为群众提供方便比赚钱更重要。

电子阅览室


  唐湾人崇文重教,把读书视为提升素质的必由之路。“没有文化的人永远走不远。”40多岁的彭三朝很为自己的父亲曾是私塾先生而骄傲,同时为自己年少时调皮,没把书念好而后悔。他的儿子彭煜今年参加高考,被合肥师范学校录取。彭煜说:“我的志愿没填好,按成绩,能上安师大呢!”今年该村有8个考上大学的,17人参加中考,2人被桐城中学录取,2人被天城中学录取。据村支书唐述社介绍,村里外出陪读的妇女不少,她们一边打工,一边为孩子服务,这已经形成一个传统了。

村庄整治一角


  都说唐湾出美女,是因为这里山好水好,所以,人也好吧。家家用的都是洁净的山泉水,自来水普及率%。唐湾人的文化生活也正逐渐丰富起来。村里新添的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内容和色彩。闲暇时上上网,捉对杀几球,在唐湾已成为风尚。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池、公厕等设施,让唐湾人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整治后的村前小河、新建的休闲广场、文化墙,吸引着村里人在闲暇时或出门遛弯,或沿着河边跑步,或在休闲广场晨练。这是唐湾村头的新风景。在今年春全市第二届农运会上,唐湾镇获得了集体项目拔河的第一名。唐湾村有6人参加比赛,为这个“第一名”贡献了团结的力量。村民吴相明获得乒乓球单打第二名。

健身场所


  这里乡风文明,邻里和睦。村人大多共一个祠堂,或彭,或唐家。本来就是一家人,所以不说两家话。50岁的朱春梅给邻居彭氏三兄弟看守房子,定期开窗通气。他们自己各自在外打工,把家里的钥匙从里到外都丢了朱春梅。村里个低保户,68个五保户,35位残疾人,有专人结对帮扶。作为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唐湾人极重视垃圾的处理。唐湾人爱整洁,随时随地随便走进哪家,门里门外都像是刚打扫过的,柴垛码放整齐,地面整洁干净。现在村里配备了垃圾箱,建立了垃圾中转站。有两名环卫工人轮流值班,负责日清日洁。

上排门古民居


  崭新、秀美、和谐,唐湾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大山深处,展示着现代生活的一个样本。(策划组稿汪桂云摄影何传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