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徽桐城之行 [复制链接]

1#
榜样力量敦化市疾控中心*支部书记主任李 http://www.dunhuazx.com/dhsjd/8161.html

桐城,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桐城古称“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唐至德二年(年)正式定名为“桐城”,享有“文都”盛誉。提起桐城,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文坛著名流派——桐城派,“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其代表人物戴名世、姚鼐、方苞、刘大櫆皆为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

明清之际,大量世家大族迁入桐城,程朱理学发展鼎盛,尊儒重教风气盛行,“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成为民间共识,《桐城耆旧传》记载:“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桐城人于这一时期在科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明史》、《清史》记载桐城人物达到70余人。

今年12月22日,京港高铁合肥至安庆段正式开通运营,桐城亦正式告别不通高铁的历史。这次来桐城出差,主要工作就是跟合安高铁相关,在合肥南站坐上高铁,四十多分钟吧,中午12点左右到达桐城东站。

晚上开会,下午暂时没什么安排,难得来一次“文都”,肯定得出来呼吸呼吸这里到处弥漫着文学气息的空气。在我印象中,桐城“六尺巷”应该是最有名的,那就先去六尺巷看看。看一下地图,六尺巷离我居住的金瑞古井大酒店不足3公里,那就步行过去。

路过桐城剧院。

桐城剧院

“六尺巷”的由来与桐城老张家有关。老张家是当地名门望族,自清代大学士张英始,名人迭出,素有“门族清华,世代簪缨”之誉。

张英(-),字敦复,号学圃,晚年更号圃翁。清康熙六年(年)进士,历任侍郎、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等职,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年)进士,历任文渊阁、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及户部、吏部尚书。入仕为官长达50年,“历得三朝,遭逢极盛”,卒后谥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英、张廷玉“父子双宰相”(清代不设宰相,但张英、张廷玉都担任过大学士之职,张廷玉还出任*机大臣,相当于宰相),其优良家风还绵泽后世,先后出现“三世得谥”(张英,谥文端;张廷玉,谥文和;张若渟,张廷玉第七子,谥勤恪)、“六代翰林”(张英;张廷玉;张若霭,张廷玉长子;张曾敞,张廷玉之孙;张元宰,张廷玉之曾孙;张聪贤,张英六代孙)等人文盛况。

史料记载,张英的桐城老家宅院旁有一块空地,与吴氏相邻,吴家越界占用,于是引起两家纷争。张英便修书一封寄归:“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言恳意切,高古情操。家人接书,遂退让三尺。吴氏闻之,深感其义,亦退让三尺,于是桐城也就有了这六尺巷。六尺巷故事的精神内核也就是:“礼让”。?张家廉洁礼让的精神是传统家风家训最好的传承,而在当代对此的进一步理解和规范也是对于此种风气最好的注解。

如今,桐城市*府也在积极开发“六尺巷”这张城市名片,六尺巷片区正在修缮改造中。

修缮中的张府(计划年开放)

我是从六尺巷西侧入口进来的,入口处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白色牌坊,上书“懿德流芳”,意思是高尚的品德万古流芳吧。

跨入石牌坊,迎面是一座灰色照壁,照壁上刻着“六尺巷”由来的典故。

六尺巷西侧入口处照壁

再往前走,是张英家书石刻。

继续向前,可以看到两座院落,左边为吴家,右边为张家,中间是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即著名的“六尺巷”。吴家、张家院落都在修缮中,基本无法参观。

上图左侧为吴家(北),右侧为张家(南)

南侧张家大院大门倒还开着,里面开辟出一条展览的通道,通道的墙上是老张家及桐城名流的一些介绍。

从这里出来,即到了六尺巷的东侧,东侧张府门前写着“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

六尺巷东侧入口

东侧也立有一座牌坊,上书“礼让”,旁边是“六尺巷”标牌石刻,由桐城市*府年所立。

由于两家院落都在修缮中,着实没什么好看的,然后我又从东侧入口进去,重新转了一圈,这次我拍了段视频,与大家共享。

至此,六尺巷是介绍完了。从网上得知,张廷玉的墓园“文和园”(上面说过,张廷玉谥号“文和”)在桐城龙眠街道的龙眠山上,还有些时间,我就想去看看。龙眠山为大别山东部余脉,山势自西北向东南逶迤而来,龙眠河绕山而行。跟出租车谈好价,来回一百元。其实并不是很远,十五六公里,为什么这么贵呢?因为这一路都是山路,道路很窄,去的人也不多。出租车沿着龙眠河、龙眠山曲折向前,走了一段路程,我发现道路左侧是一处很大的水面,司机说这处水域是桐城的水源所在——颂嘉湖,颂嘉湖又名境主庙水库。此时,夕阳西下,景色非常不错,我就下车拍了几张颂嘉湖的落日照片。

不久,文和园所在的龙眠街道到了,一座”相国桥“横跨在龙眠河上,文和园就在河的另一侧。

年,张廷玉卒于家乡桐城,奉旨按大学士品秩葬于龙眠山。年起,安徽省和桐城市有关部门先后拨款对之进行全面修复。

墓区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石狮、石虎、石羊、石马鳞次栉比,文俑、武俑、龟跃相对排列,石香炉、石供桌、石烛台陈列墓前,苍松、翠柏绿树成荫。

享堂内陈有张廷玉座式绣像、香炉、供桌,两侧悬有张英、张廷玉亲笔楹联。墓园里还有两处照壁,上面刻着雍正帝题写的“赞猷硕辅、调梅良弼”。

雍正帝亲题字匾:赞猷硕辅

雍正帝亲题字匾:调梅良弼

自古有着“伴君如伴虎”的说法,乾隆掌权后,其实对张廷玉还是很猜忌的,所以张廷玉的下场其实也并不好,这里就不展开了。

在去“文和园”途中,我看到路的两侧都种着茶树,听说龙眠的茶叶挺好的。龙眠茶又叫小兰花茶、小花茶,桐城龙眠山上多兰草,春天茶树发芽展叶正好赶上兰草吐蕊飘香,而茶叶吸附力极强,兰花的幽香便很自然地浸润到茶叶里。因此,桐城茶泡出之后都含有一股兰花的芳香。

本篇到此结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