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慎独,自律的最高境界,最高级的独处 [复制链接]

1#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

一个人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发自愿保持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在能做各种坏事的情况下,不做坏事,这就是——慎独。

多年前,我听过一个故事,说在哈佛大学附近有一个便利店,便利店没有收银,店里放一个盒子,盒子里都是零钱,自己拿东西,自己付钱,自己找钱,没有人监督,盒子上面写了一句话“盒子里面少了一毛钱”。

但是每天晚上有人负责清点,从来没有少过钱,反而只会多钱。因为很多学生把钱丢进盒子里,突然忘了丢了多少钱,又怕多拿了,想想就算了,有些学生,一看没有零钱,钱丢进去就丢进去也就算了。

这就是慎独。

真正的君子即使在他人看不到、听不见的地方,也能做到谨言慎行,时刻保持清醒。

“慎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体现了对道德操守的重视。慎独,是一种更高级的自律,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最高境界的修身法则。

01

一个人如果在独处时能做到光明磊落,没有私心杂念,那就是真正的君子,修养到家了。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诗·小雅·巷伯》里,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暴风雨之夜,邻居寡妇的房屋被雨淋坏,只能到颜叔子家避雨。

颜叔子让她进屋以后,就用烛火照明,蜡烛烧尽后,再烧柴薪,柴薪烧完了,颜叔子不惜把盖屋顶的柴草抽取下来照明,通宵以礼相待。

暗室不欺的颜叔子,正因时时清醒、冷静自持,才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越雷池。

《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意思是小人独处时可能就会生出一些不善的念头。

而当他见到有“慎独”的君子时,往往伪装自己,“掩其不善”。但这样的掩饰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最终会露出马脚来。因为人的言行与他的内心往往是一致的,情动于中而显于外。而“慎独”修行的君子,则因为正心诚意,中正以守,所以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给人一种“威而厉”的自在庄严。

“慎独”,是一种对内心的观照和自省,为一种自觉的修养。所以古人

“一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道理。每天抽出点时间独处,反观审视自己,问自己今天做错了什么,是否记住教训。从而做到“不贰过”,这是自我修养,也是自我激励。儒家的“知耻而后勇”,“改过自新”,都说明了一个人经常反思自己,知错就改的道理。

曾国藩说: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对天道有敬畏,方可以顺势而行,趋吉避凶。对地道有敬畏,方可法地之厚德,成宽博之心。对人道有敬畏,方可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对生命有敬畏,才会珍惜生命,活在当下。对祖先、父母、师长有敬畏,则可使家道兴旺,师道传承。

慎独,需要一个人持久的自律。有了目标和方向,便要经得起干扰和诱惑,懂得克制,更要懂得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

人都是自恋自尊的,自我保护的,看人看事总不离自己的角度,所以“慎独”反思容易,谨言慎行容易,明白错误容易,但改过就难了——人总要为自己找出很多理由来自圆其说,不想承认,为自己开脱辩护。可见,做到知错并改过,不是一件易事,非大毅力难以做到。

一个人春风得意时,做到改过就更难了。所以,知错就改,其实也就是战胜自己这个最大的敌人,不容易。一个人知错不改,就是不敢面对自己,没有自知之明。相反,则体现了一个人的真修养、真勇气。

02

《传习录·卷上·薛侃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侃多悔。”

“侃”,指的是薛侃,明朝人,生于公元年,卒于年,享年60岁。是王阳明的弟子,曾任行人司行人,累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因为曾经在中离山(在今广东省潮州市)讲学,所以世人称他为“中离先生”。

“多悔”,是说薛侃这个人常常后悔。为什么后悔呢?当然是经常反省自己,发现有时所作所为违背了自己的良知,因而后悔。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林纾曾借助他人口述,翻译过《茶花女遗事》等二百四十六种外国小说,风行海内,洛阳纸贵。然而在近代文化史上,他作为古文家的贡献,同样值得高度重视。

林纾本人古文造诣很深,任教北京大学时,“大抵崇魏晋者,称太炎为大师;而取唐宋,则推林纾为宗盟”(钱基博《林纾的古文》)。面对新文化运动的挑战,他奋起应战,力延古文命脉于不坠。虽然他的呼吁在当时并未取得实效,但其阐扬古文精神艺术的诸多努力,在今天仍颇具启发意义。

林纾自小博览群书,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因为古文好,被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被聘为北京大学讲席。他没到过英国,但却用文言文翻译了《茶花女》(即《巴黎茶花女遗事》),影响很大有“可怜一部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的说法。严复、康有为盛赞其译文之精美、感情之真挚、影响之广泛,郑振铎、周作人等纷纷认其为中国现代文学之先驱,当时在中国演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基本均以林纾译本为蓝本,苏曼殊、周作人等的写作也多受他影响。

一本译著令林纾暴得大名,不懂外文的林纾,自清末竟翻译了部外文小说。而将他推上时代风口浪尖的事件则是他与《新青年》同人关于古文存废问题的争论(),这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但对他的评价却历来是毁多誉少,“反动文人”的帽子一直戴在他的头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林纾最出名的是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反面”角色。当时,林纾认为学好文言文是写好白话文的基础,而激进的新文化运动人士们却全面否定文言文,以此达到改良文化的目的,双方论争日益激烈。事实上,新文化运动之初呼声大,雨点小,正想有更大的交锋,以把运动推向高潮。而林好,冲动之下就成了“靶子”。据说严复曾劝说同乡林好,让他不要与后生们较劲,认为革命时代,顺其自然去。但林纾最终没忍住,他情绪越来越激动。年初,他在上海《新申报》

上连载小说《荆生》和《妖梦》。前者写了三个书生:皖人田其美,影射陈独秀;浙人金心异,影射钱玄同;新归自美洲的狄莫,通哲学,便是影射胡适。这三人在陶然亭饮酒高谈,攻击孔孟和古文。忽然,一声巨响,“伟丈夫”荆生出现了,斥他们为“禽兽之言”,三人在羞辱下败退。该文发布后正中新派人物下怀,胡适说:“这种话很可以把当时的卫道先生们的心理和盘托出。”

小说《妖梦》中,有三个“*中三杰”:校长元绪,影射蔡元培;教务长田柜,影射陈独秀;副教务长秦二世,则是指胡适。小说中对“*中三杰”咒骂得比《荆生》更粗鲁,说“田柜二目如猫头鹰,长哮如狗;秦二世似欧西之种,深目而高鼻”,极尽丑化之能事。林纾视三人为败坏伦常如禽兽一样的人物,故名为《妖梦》。

这两篇小说由张厚载在上海发表,张曾是林好早年在五城中学堂任教时的学生,当时已是“北大”学生。因为小说攻击丑化的是“北大”校长、教务长和教授,所以小说发表后在“北大”引起公愤。虽然距毕业还有几个月,但舆论哗然中,张厚载被“北大”以“在沪通讯,损坏校誉”之名开除学籍。

林纾因连累学生而愧疲。于是,他写信给各报馆,公开承认自己骂人的错误,向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道歉。陈独秀对此积极回应:“林琴南写信给各报馆,承认他自己骂人的错处,像这样勇于改过,倒很可佩服。”

当时,林纾已经是68岁的老人,也是文化界的“名宿”,以其高龄和前辈身份,向新文化的小青年们赔礼道歉,如此知错就改,并且不惜公开致歉,也算难得了。

不久,新文化运动取得快速发展,白话文获得正宗地位。新文学理论和白话文学作品显示了新文学革命的前景和成绩。年,北洋*府教育部下文,教科书正式采用白话文。从此,林纾成了挡车的螳螂,他的反对成为一时笑谈。

林纾是老派学人,拥有着士大夫的那种正直的操守,爱惜自己的羽毛,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值得仰望的人格典范。诚如郑振铎在《林琴南先生》一文中赞誉的那样:“他是一个最劳苦的自食其力的人。

林纾做到了知错即改,说明他不失传统知识分子的“慎独”功夫,体现出他的重公德和高修养。

03

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越自律,越有话语权,身体和人生都是如此。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从30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快有40个年头,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经典又高产。

村上春树写作有个习惯,他每天只写字,字一页的纸,每天写到10页就停下来。

另外,他每天都会拿出一个小时出来跑步,雷打不动,正是这种高度自律,让他有精力能够持续产出优秀的作品出来。

很多时候,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会变得优秀。而那些自律的人,往往连老天爷都不忍心辜负他们。

《空谷幽兰》的作者说:“只有当我们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的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在独处中修炼自己,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最好方式,修炼出的是一个更好的自己。

人这一生,只有懂得慎言、慎行、慎独,修炼好三慎,人生路上才能更加安稳从容!

《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吉人之辞寡。”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慎言,看破但不说破,知人却不评人。

慎言是一种极具责任的做法,它不是欲说还休,不是沉默不语,而是经过冷静思考后的分寸和理智。

人这一生,说话是本能,会说话则是本事。

懂得慎言,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更是人生路上最高级的修养。

明朝《玉堂丛语》中记载了一则“曹鼎不可”的故事。有个叫曹鼎的官员,在一次抓捕盗贼的行动中,抓到一名绝色女盗贼。

回去的路上因来不及赶回县衙,只好在一所破庙中过夜。

夜深人静之时,女子多次色诱曹鼎,面对一名绝色美女,曹鼎的心中也是按奈不住。

但心中的原则提醒着他不可这么做,于是,曹鼎在纸张上写下:“曹鼎不可。”

这张纸被他多次烧了写,写了烧,最终平安度过一夜。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我们会面对太多的诱惑,一念不慎,就很有可能陷入危险之中。

唯有保持清醒,守好自我本分,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懂得慎行,不仅是一种风度,更是内心的洒脱和坦荡。

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曾说:“慎独即不自欺。”慎独之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迎合他人,更不会在独处时便放纵自我。

他们对世间万物有着一颗敬畏之心,平时规范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的举止,做事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自己的内心。

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在孤独中保持自我,同时在孤独中不断修炼自我。

一个人的自律中,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你自律的程度,决定着你人生的高度。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怎样活着,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没有问题,但我想告诉你,自律的人生其实更加美好,因为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儿并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真正能够登顶远眺的人,永远是那些心无旁骛,坚持着往前走的人。

愿我们真正成为自律的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没有近路可走,但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越勤奋,越努力;越自律,越优秀。

参考文献:李安安,北大修养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