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本文转自:铜陵日报
□汪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市枞阳县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有说头,没看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何保护开发枞阳文化古迹让人“可看”?如何彰显枞阳文化元素让人“可感”?如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人“可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以文化思维推动枞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以文化塑品牌
众所周知,浙江绍兴人以故乡之子鲁迅及其作品中的篇名、人物名、地名作为本地路名,并注册为商标、公司名称,作为对外宣传的无形资产。“咸亨酒店”“孔乙己”“茴香豆”等都成了知名品牌,历史文化旅游成为绍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枞阳也有许多区域性品牌亟待重塑。白荡湖大闸蟹让国内外食客垂涎三尺,枞阳香肠、黄羹萝卜、项铺生腐、义津挂面等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经验表明,一种产品只要能与文化元素紧密结合,其生命力必然源远流长。枞阳自古就是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必须把枞阳品牌与枞阳历史文化元素融合起来,使城市外貌体现文化名城特色、经济发展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环境体现文化之邦,用文化枞阳打造品牌枞阳,用品牌枞阳造势人文枞阳。
二、以文化兴旅游
旅游的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文化认知与文化分享。要充分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浮山石刻文化游、名人故里文化游和枞川山水生态游。
实施“名山+旅游”,培育“山水人文、魅力枞阳”诗意文化游。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浮山为龙头,突出摩崖石刻、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抓住景区创5A机遇,建设、恢复和提升地质博物馆、浮山历史文化博物馆、浮山书院、方以智文化园等一批文化景点。在提升浮山景区品质的同时,要加快白云崖、大山、大青山、岱鳌山以及白荡湖湖堤赛道等景点的旅游开发工作,推动枞阳全域旅游全面发展。
实施“名人+旅游”,培育“探先贤故居、寻书香枞阳”名人故里游。明清以来,枞阳文化名人辈出。方以智、“桐城三祖”等文化之星,求真务实、通变创新,成为神州大地上一座座文化丰碑。要深入挖掘枞阳历史文化,让广大游客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考。
实施“乡村+旅游”,培育“大美枞阳、最美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游。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大力开展旅游扶贫,继续推进中心村等一批富有文化名人、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点建设。
要做好现存古镇、古街和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作。像枞阳镇、义津古镇、汤沟老街等都具有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做好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但保护不能只停留在维护、修复层面,要古为今用,提炼它的价值,作为景点使古镇古街古村落重发活力,产生效益。要突出乡贤文化馆建设。文化墙要挖掘古镇文化和村庄文化,像水圩中心村桐东烽火、横涧中心村东乡武术、晓春中心村乌金渡传说等特色文化墙,都值得推广。
三、以文化聚人气
文化是生产力,不仅赋予经济发展的价值意义,也赋予经济发展的组织效能和竞争力。要讲好枞阳故事,不断提升枞阳知名度和美誉度。
用历史典故提升影响力。枞阳历史悠久,典故众多,如县城旗山公园,就有汉武射蛟、陶母封酢、运甓自励等人文故事,可深度挖掘枞阳先贤们生平事迹和精神内核,发挥名人效应扩大枞阳影响。
用旅游形象塑造亲和力。除了开展旅游宣传口号和形象标识征集外,可拍摄旅游微电影、举办节庆活动、策划枞阳旅游代言人大赛、征集枞阳旅游主题歌等,充分展现“文派故乡、诗画枞阳”的良好形象。
用枞阳精神培育感召力。发挥媒体作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宣传枞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等,激发人们以饱满热情、昂扬斗志,主动创新,敢作敢为,让舆论和激情成为推动枞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以文化促建设
文化是城市绚丽的名片。要坚持“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实现经济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同步提升。像当年扶持乡镇企业那样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像培育工业园区那样培育文化产业集聚区,像加强工业投入那样加强文化产业投入,把枞阳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成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
抓紧“枞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立项申报。建设“枞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条街”,集茶楼、戏楼、花鸟虫鱼市、东乡武术馆、传统手工作坊、名人纪念馆、各种陈列室等于一体,政府适当补助,个人自愿,雅俗共赏,展示枞阳的风土人情,并把枞阳一些传统文化做成产业,凸显枞阳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把山水文化融入枞阳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力求展现文化枞阳与山水自然的完美融合;要体现枞阳发展的时代特征,着力用城市艺术雕塑来展示“枞阳形象”。如在G两旁,运用铜雕艺术,融入枞阳传统文化元素,体现铜枞文化融合。
总之,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解读枞阳,让不知道枞阳的人了解枞阳,让没有来过枞阳的人想来枞阳,让来过枞阳的人想在枞阳投资发展,打好文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