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自唐始,发展到清代,继承荟萃了历代书院的优秀成果,随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逐渐融入了社会发展潮流,承担起推动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责任。书院教育规章主要通过学规和章程两大类文书,对书院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言行举止加以约束,体现出书院的教育性特点,与此同时,再也没有教书授业功能的书院也成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教化理念,以古老的智慧为现代人提供精神养料。
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桐城文派末期的代表人物、清末教育家吴汝纶著作《吴挚甫诗集》4卷4册、少见《附钞深州风土记四篇》1册全、《吴挚甫诗集》1册全,国学扶轮社机器纸印行1涵6册全
九九典藏第八十一场拍卖为书友准备与白鹿洞书院学规、南菁学院文集、安徽至德周氏家塾课程标准等11件拍品。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唐贞元年间(公元--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弟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李渤也被人称为白鹿先生。长庆年间(公元--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白鹿筑台榭,植花木。南唐升元四年(公元年),朝延在此设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库,白鹿国学,匡山国子监,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后书院历经沦桑,屡兴屡废。直至南宋朱熹出任知南康军时,定下书院的学规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在儒家理学思想的指导下,白鹿洞书院凭借庐山这块风水宝地,并依靠历代文人学者和热心教育者们的精心耕耘,获得了一种精深文博的厚实,区别于庙堂式的州、府、县学,令人向往、探索和追求,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
清白鹿洞书院的教条、梁启超读书也参照仿做的《读书分集日程》1册3卷全,同治江苏书局竹纸本刻1册,后加护封皮封底、原封皮封底在,品优
元代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简称“《日程》”)是宋代朱熹《朱子读书法》的衍生物,使之形成条理清晰的规章和程式,对后世的读书风气和家塾教学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日程》的编撰和应用,皆与程氏在江东书院的讲学相关。它又衍化为白鹿洞书院的教条,尤其受到清代书院的重视,当作课程表来使用。对于在书院肄业的生徒来说,《日程》可促使其自律:一是生徒以《日程》时时自我评判反省,读书当求日有所得;二是《日程》以一种约束的方式,督促生徒将人生中最好的时间用于立根柢,为日后的立功立德立言做准备;三是《日程》强调工夫——坚持与磨砺,实际上是在修身养性,培养恒心。晚清梁启超等人有仿效此《日程》之作。
《读书分集日程》
南菁书院
南菁书院是清代书院之一,在江苏江阴县。光绪八年(年),江苏学政黄体芳所建。清兵部尚书、两江总督左宗棠奏拨长江水师京口、游击协镇两署故址及白银贰万两协办书院,书院命名取朱熹名言“南方之学,得其菁华”之意。
年,南菁旅沪同学11人于绍耕庐聚餐留影,前排右坐者为唐文治(图片来自网络)
国学鸿儒陈汉章,在北大教授中国哲学史十六年,顾颉刚、冯友兰等一大批大师皆是他的弟子。他在进入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学习时,发现讲台上的教授、讲习、甚至经学教材,有很大一批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南菁书院。据统计,京师大学堂时期在此任教的南菁书院弟子,有章际治、刘可毅、杨模、顾栋臣、丁福保、汪荣宝、胡玉缙、孙雄、白作霖等人,而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之后,执掌教鞭的还有田其田、孟森、夏仁虎、董康等南菁弟子。这份名单之中,不少至今仍然鼎鼎大名,即使是一些现在看来不甚熟悉的,在当时也是颇具声望的人物。如顾栋臣,出身无锡著名顾氏大族,两江总督端方对他格外礼遇。他是南菁书院光绪二十年(年)的学生,后来与蔡元培等人一起出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的国文教员。
年京师大学堂教师在藏书楼前合影来自网络
除了为京师大学堂培养、输送优秀的教育人才,在黄以周担任院长期间,因其精通三礼,在院讲学特重三礼,作《南菁书院讲学记》。南菁书院不少弟子也随之开始钻研礼学,《南菁讲舍文集》《南菁文钞二集》中刊登的学生研礼之作颇多,有几位极得院长黄以周礼学的精粹,如唐文治的《读焦氏孟子正义》、张锡恭的《丧服郑氏学》、曹元忠的《礼议》、曹元弼的《礼经校释》和《礼经学》、林颐山的《经述》、钱同寿的《待烹生文集》等。
百年南菁书院刊刻、黄以周序、知名学者唐文治等综合文集《南菁讲舍文集》6卷4册全,清光绪竹纸木刻,封面有毛笔题写书名和光绪丙申秦芍朎赠果斋于师山
书院成绩辉煌,学生也英雄。近代学者、藏书家曹元忠的《笺经室遗集》为大家展示礼学精华。中国宪法起草第一人,近代外交家、南菁学院精英汪荣宝《法言疏证》则为大家树立做人根本。
民国十大教授之一,名学者王大隆为近代学者、藏书家曹元忠校勘编纂《笺经室遗集》民国学礼斋竹纸铅排一函6册20卷全,曹元忠为南菁书院黄以周学生
至德周氏家族
近现代的至德周氏家族,以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贡献而誉满全球,周馥、周学熙、周叔弢、周一良、周绍良等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的精英。而他们受益于家塾启蒙的的教育,这次拍品中的《周孝友堂家塾幼学课程标准》,所列书籍甄选优劣,意义之不同,树人久远。
周馥、周学熙、周书弢、周一良、周绍良等最早启蒙教育的周氏家塾课程表《周孝友堂家塾幼学课程标准》民国文岚古宋印书局竹纸铅排一册全,盖有南开大学图书馆藏书章
这场拍卖不仅有治学严谨的学规、文集著作,还有刘承干编纂的《嘉业堂善本书影》等宋元版本鉴定参考工具书。拍品虽少,内容丰富,值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