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桐城的生态水源地,这里要严控项目落地;作为天然的“后花园”,这里需要承载桐城市民的休闲度假需求;曾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的四个山区村村集体经济要壮大,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百姓的腰包也要鼓起来……多年来,该街道在如何做活龙眠山区“保护与发展”这篇文章上不断求索。为实现稳定脱贫和阻返贫,为保护好桐城市民的大水缸,托起山区的乡村振兴梦,龙眠街道把目光盯在“龙眠山旅游品牌”上,依托旅游发展,撬动乡村振兴。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便捷的交通,完善的设施,是吸引游客的首要条件。随着桐城融入合肥经济圈,龙眠山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龙眠街道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投入,加快景区道路的规划建设,开辟景点之间的旅游环线,切实改善景区的交通道路状况,以便游客“进得来,出得去”;以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培育一批星级“农家乐”,挖掘民间特色菜肴,改善卫生环境,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接待档次;兴办一批具有龙眠与桐城特色的文化娱乐项目,吸引游客寓游于乐之中,以丰富文化生活,将游客“留得住”。
文化提升旅游品牌。桐城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龙眠山独有的秀美自然风光,历史上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名士流连栖居,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桐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街道围绕龙眠山旅游总体规划,强力打造“桐城文化、山水龙眠”形象品牌。首先突出宣传主题,全方位对龙眠山进行整体设计、包装,切实提高龙眠山风景区的知名度。其次充分调动文学、艺术、新闻媒体的积极性,收集龙眠山资料,编写龙眠山丛书,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推介龙眠山。
积极整合多方资源。近年来,该街道积极争取推动龙眠山风景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凝聚起发展大旅游的合力。一方面,在充分宣传的基础上,将项目招商,在招商的形式上采取打包或分包的形势,以不突破总体规划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吸引外来资本与民间资本,鼓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旅游景点、景区开发,加大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一方面,建立市、街道、村合理的分配机制,确定合理的分配比例,兼顾各方利益,让利于民,让利于业主,真正使投资者有利可图,使当地农民得到实惠。以此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倾力发展绿色经济。龙眠山方圆公顷。近年来,街道倾力造林,现有林地面积5.6万亩,其中公益林4.6万亩,商品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龙眠山成为桐城市区的绿色屏障,这为龙眠街道发展绿色经济提供生态基础。龙眠山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小花茶”的生长,桐城“小花茶”栽培历史悠久,现已发展到亩,“龙眠山上小花茶,乡村振兴大文章”,茶叶已成为当地农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双溪村获评“全国文明生态村”,凤形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在探索“旅游+”的新路径同时,龙眠街道围绕发展旅游产业,谋划实施了茶文化、茶叶产业园、光伏扶贫电站、游客接待中心等10多个旅游新业态项目,龙眠、黄燕等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效应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