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往熹)
《鸣原堂论文》选有《论起昌陵疏》,该疏为西汉名儒刘向所作。当代学人廖承良、夏剑钦先生认为刘向《论起昌陵疏》出于对君国的一片忠心,引述大量历史事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薄葬、俭约之利,厚葬、奢侈之害,情辞恳切,说理明白透彻,是其又一奏疏名篇。
曾国藩氏在《鸣原堂论文》中总评该疏曰:“首段言自古无不亡之国,近世奏议不敢如此立言。至于结构整齐,词旨深厚,皆汉文中之最便揣摩者。沅弟性情极厚,故见余之文气笃厚,则嗜之如饥渴。然余谓欲求文气之厚,总须读汉人奏议二三十首,酝酿日久,则不期厚而自厚矣。”曾氏在总评中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刘向在该疏中说“自古无不亡之国”,这一说法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不敬的言论,可见汉代较后来的朝代为文忌讳较少,加上成帝性宽,所以刘向凭其忠直之心,方才能说人所不能说,曾国藩提醒弟弟“近世奏议不敢如此立言”。
其二,曾国藩认为刘向此疏结构整齐,词旨深厚,所以是汉代文章中最便于学者揣摩的一篇了。《论起昌陵疏》首言天下无不亡之国,故当常战栗不敢讳亡;次论先代圣哲薄葬之宜,并以厚葬之祸相对照;接下来言昌陵工费太巨,谏成帝采纳公卿大夫之议,以安抚百姓。可以说层层铺垫,正反对照,最后水到渠成,结构整齐严谨。全篇引经据典,情辞恳切,说理明彻,词旨深厚宏远,令人流连往复,不忍释卷。
第三,曾国荃喜爱曾国藩的文章文气笃厚,曾国藩认为要求文气厚,需要读汉人奏议二三十篇,长期酝酿,文气不期厚而自厚。这其中自然表达一个意思,就是刘向这篇文章属文气笃厚之作。如果说第一二层意思比较好理解,那么第三层意思就说得不大明白了,文气是何物?笃厚又是什么意思呢?
翔云先生认为:“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颇具民族特色的学说之一,源远流长,滥觞于先秦孟子《论语·宪问》‘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要求作家以正气立身,品德高尚……文气说诞生于魏晋,发展于唐宋,而兴盛于清朝”。所谓兴盛于清朝,大抵主要是就桐城派而言,方苞、刘大櫆开创于前,姚鼐、方东树、梅曾亮等继之,曾国藩中兴于后。曾国藩主张“为文全在气盛”、“行气为文章第一义”,但到底什么是文气,恐怕连曾氏自己也没有十分清楚明白的定义。结合曾国藩家书、日记和《鸣原堂论文》中的评论,气或者“大抵得天授”,或者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学养,或者为精神意趣。
周颂喜先生认为,曾国藩所谓的文气,大致有气势、气味、气象三种。论气势者,曾氏曾列举了骞翥骏迈之气、瑰玮飞腾之气、倔强不驯之气;论气味者,曾氏以《论起昌陵疏》、《贾捐之罢珠厓对》为代表,认为西汉之文,气味最为深厚;论气象者,曾氏在《王守仁申明赏罚以厉人心疏》总论中说:“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如久雨初晴,登高山而望旷野;如楼俯大江,独坐明窗净几之下,而可以远眺;如英雄侠士,裼裘而来,绝无龌蹉猥鄙之态。”并且这三种气象大抵得于天授,不尽关乎学术。从这些论述中我们确实可以参以自己创作和阅读欣赏的经验,对于文气有所体认,但实在难以较为精确地把握曾氏文气论的思想。或者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艺术毕竟是艺术,原本就不像科学那样明晰。
不精确的感悟式论说对于艺术而言自有其长处,但对于写作学这样的实用学科而言短处也是极其明显的,至少不利于初学者把握和学习。好在曾国藩对于文气论在学习和创作实践中的的运用还是有两点较为清楚的说明,可以供我们研讨。
一是“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曾国藩赞同刘氏的“因声求气”说,认为读书要以“外气”(诵读声)证“内气”(文中之气),要“求之声气二者之间”。他在日记中说:“溫苏诗,朗诵颇久,有声出金石之乐。因思古人文章,所以与天地不敝者,实赖气以昌之,声以永之。”文气的外在表现即声音的节奏、抑扬顿挫、高下长短等等,因此我们通过诵读文章可以体会文气之厚否,可以通过诵读来检验文章的好坏。反过来说,我们反复诵读文气最厚的西汉之文亦可以培养笃厚之文气,所以曾氏认为“欲求文气之厚,总须读汉人奏议二三十首,酝酿日久,则不期厚而自厚矣”。以《论起昌陵疏》为例,于诵读之间,自可感受其金石之声,进而体会其笃厚之文气。兹录一段以飨读者:“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这段话以四字句为主,兼或七言、或五言、或八言,参差错落,节奏起伏变化,情感真挚,沉痛哀闵之气托盘而出!
二是“欲气盛全在段落清”。周艳华认为“在曾氏看来,行文上的起承转合即章法,与气脉互为表里,共同组成文章的结构,并且,章法受气脉的约束,离了气脉,章法也就不成为章法了。”分段落的目的就是处理文章的起承转合,因此段落清则起承转合自然,文章就显得条分缕析,一气贯通,理顺了这个气脉,则气可以驾驭文辞,从容驱遣,通体活脱。
曾氏曾说:“为文全在气盛,欲气盛全在段落清,每段分束之际,似断非断;似咽非咽,似吞非吞,似吐非吐。古人无限妙境,准于领每段张起之际,似承非承,似提非提,似突非突,似纤非纤,古人无限妙用亦难领取。”这一段话说得实在有点玄妙,但其要求为文段落清,处理好起承转合的意思是十分明显的,我们亦可以在写作公文时多加注意和体会。
曾国藩在评点《论起昌陵疏》时,专门标识出了段落的划分,如“以上言自古无不亡之国,亦薄葬以免后世之发掘”、“以上因国家有兴废,引出孝文薄葬之贤”、“以上历言厚葬之祸,合前段薄葬,总一收束”等等,就是提醒曾国荃认真体会该疏的起承转合和段落之间的似断非断、似承非承、似提非提。曾国藩也承认“古人无限妙用亦难领取”,但能多体会一分,则气盛一分。吾辈欲学文,能不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