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安徽安庆耄耋老人倾注一生传承桐城歌
TUhjnbcbe - 2024/9/30 23:37:00
中科白癜风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s://m.39.net/pf/a_5154127.html

年11月24日上午,89岁高龄的非遗传承人汪少杰老人,在家人和文化志愿者等陪伴下,来到安徽省桐城市青草镇沙铺学校传习“桐城歌”,听着原汁原味的“桐城歌”,孩子们兴趣高,也有板有眼跟着学唱。

患有多年眼疾的汪少杰老人倾注一生传承“桐城歌”,人称“山歌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桐城有首民谣,“三岁小孩会唱歌,唱上一万八千箩,不会唱的找不着,除非他是外来人喽”。说明桐城早些时候,人人会唱山歌,不会唱桐城歌的就不是桐城人。

家住桐城市青草镇陶冲村陈瓦屋组89岁高龄的汪少杰老人,精气神挺足,言谈敏捷,笑声爽朗。在他家门口,他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念过书,不识字,但从小就喜欢唱歌,那时,村里无论男女老少,差不多人人都会或多或少唱上几首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歌,自己在父母和乡邻的言传身教下,便记住了近百首老歌。”桐城市非遗保护中心文化工作者,几年来开展对“桐城歌”抢救性记录,在汪少杰的带领下,共完成许多音像资料和图片、收录整理流失民间的老歌余首。

谈及汪少杰老人,一生痴迷唱歌,常身陷意境,达到忘我。曾应邀参加年安徽乡村春晚陶冲村专场演出时,唱着唱着,渐进状态,又受到现场近多观众热烈欢迎的氛围感染,一首一首浓郁乡音的桐城歌脱口而出,不间断唱了10多分钟,因节目超时,主持人准备让他结束演唱,但汪老这“老小孩”仍然坚持把歌唱完,才悻悻离开舞台。如今,每谈及春晚节目超时之事,老人仍“耿耿于怀”。

据悉,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民歌,青草祠河山区的连锵歌、王屋山区的采茶歌、蒿草歌等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歌谣,是“桐城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桐城歌”和黄梅戏在青草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该镇历来重视非遗的常态保护守正、活态传承推广。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走进非遗、爱上非遗,引导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桐城市青草镇以活动开展,拉近年轻人与非遗项目的距离,提高了人们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有效促进了非遗的推广,并给非遗项目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该镇还在沙铺学校设立了“桐城歌”校园传习所,并开设戏曲培训班。

年该镇还成立花戏楼文艺演出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桐城歌”和黄梅戏的音乐元素,以活动开展为载体,开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为助力脱贫攻坚创作了《争当脱贫致富的好榜样》、为宣传十九大精神创作了《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宣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创作了《新时代新青草》、为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创作了《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等。在镇、村开展巡演,群众演、演群众、百姓看,得到了广泛好评。

年11月1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安徽省桐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文都”桐城市成为安徽省第7座、我国第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市经过多年来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如今的“桐城歌”不仅走出了田野,走进了街头广场,还飞进了课堂,登上了大舞台,成了城乡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味大餐。(黄有安程春林摄影报道)

(图1)年11月24日上午,非遗传承人汪少杰老人,在桐城市青草镇沙铺学校传习“桐城歌”,听着原汁原味的“桐城歌”,孩子们兴趣高,也有板有眼跟着学唱。

(图2.3)年11月24日上午,非遗传承人汪少杰老人,在青草镇沙铺学校传习亭里教唱孩子们“桐城歌”。

(图4.5)年11月24日,非遗志愿者汪涧课后正在向学生们介绍桐城歌历史渊源和进校园的重要意义。

(图6)年11月24日中午,吴盈欣老师在桐城歌传习室进行课后延时服务,对学生进行“桐城歌”传唱教学。

(图7)年11月24日下午,在桐城市青草镇陶冲村陈瓦屋组非遗传承人汪少杰老人家中,妻子吴金华正照顾老人起居。

(图8.9.10)年11月24日下午,在桐城市青草镇陶冲村陈瓦屋组,无论汪少杰老人在家还是在田间地头,就爱说爱唱几句“桐城歌”。

(图11)年11月24日下午,汪少杰老人向来客展示文化部门颁发自己非遗传承人的证书。

(图12)年11月24日下午,夕阳下,桐城市文化志愿者和青草镇工作人员在陶冲村走组串户收集流失在民间的桐城歌素材。

(图13)年11月24日下午,耄耋老人汪少杰夫妇用原汁原味的“桐城歌”,招手欢送非遗文化志愿者一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安庆耄耋老人倾注一生传承桐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