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桐城人李新春国家ldquo万人计划
TUhjnbcbe - 2021/3/27 9:27:00
百癜疯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11.html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中心导师介绍:李新春

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李新春,德国洪堡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年10月出生于安徽桐城。-94年在德国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aet)学习,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99期间曾作为福布莱特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百森学院(BabsonCollege)访问研究,年在德国威腾大学(WittenUniversitaet)做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企业战略管理、家族企业研究、创业管理研究。是第四届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专家评议组成员。入选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批准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奖()等奖项。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等职。是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各1项,以及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在企业家理论、家族企业、产业集群研究、战略联盟、创业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出版学术专著4本,在MOR,APJM,《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同时,兼任国内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主要论著目录


  1.LiXinchun,:DieMoeglichkeitenderEntwicklungderHochtechnologienindenEntwicklungslaendern(发展中经济高新技术创新与产业*策研究),PeterLang,Frankfurt,Paris,NewYork


  2.李新春、陈凌、张胜洋,:回归市场——原民主德国市场转型与国企改造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


  3.李新春,:企业联盟与网络,广东人民出版社


  4.李新春、张书*主编,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年


  5.杰伊·巴尼;威廉·赫斯特里;李新春;张书*著:《战略管理》(中国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年北京


  6.李新春,:管理手谈,广东教育出版社,广州


  7.李新春、苏琦主编,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与成长,经济科学出版社年


  8.李新春、储小平、朱沆主编,民营企业成长研究报告——基于广东省民营企业的调研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年


  9.李新春、胡晓红、姜岳新编著,私营企业成长与家族化治理——珠三角的实证与案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年


  10.李新春、王珺、丘海雄、张书*主编,市场转型与中小企业成长——产业集群与家族企业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年


  11.苏琦、李新春主编,公司治理、企业绩效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年


  12.张玉利、李新春主编,创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年


  13.李新春(主译),:企业营销战略:案例、概念与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4.成思危主编,陈洁光、李新春、陈镇雄副主编,《当代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北京


  15.李新春、刘莉,:嵌入性-市场性关系网络与家族企业创业成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16.杨学儒、李新春,:家族涉入指数的构建与测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97-


  17.陈文婷、杨学儒、李新春,:基于过程观的家族创业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第2期:50-57


  18.杨学儒、陈文婷、李新春,:家族性、创业导向与家族创业绩效,《经济管理》第3期:53-59


  19.李新春、杨学儒、姜岳新、胡晓红,:内部人所有权与企业价值——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经济研究》第11期:27-39


  20.李新春、何轩、陈文婷,:战略创业与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传承——基于百年老字号李锦记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第10期:-


  21.ShujunZhang,XinchunLI,.Managerialties,firmresources,andperformance,AsiaPacificJ.Management()25:-


  22.李新春、刘佳、陈文婷,从基于制度到基于市场的战略创业转型——中国大型电子企业联想、海尔、TCL案例,载于:张曙光、王珺、李新春、丘海雄主编,《中国制度变迁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第-页,中国财*经济出版社年


  23.陈文婷、李新春,:上市家族企业股权集中度与风险倾向、市场价值研究——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的实证,《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24.MikeW.Peng,ShujunZhangandXinchunLI,.CEODualityandFirrmPerformanceduringChina’sInstitutionalTransitions,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Review3:-


  25.李新春、王宣喻,中国大陆家族企业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中山管理评论》第十六卷第二期年六月号:-


  26.李新春、刘莉,:“家族性:影响因素、战略决策质量与竞争优势关系探析,《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期:52-58


  27.何轩、陈文婷、李新春,:赋予股权还是泛家族化——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治理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28.朱沆、杨学儒、李新春,:试论心理所有权和实物期权视角下的经理人行为选择——兼论非正式合约的激励作用,《外国经济与管理》第8期:31-38


  29.贺小刚、李婧、宋宇、李新春,:经营能力、协调治理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第6期:48-53


  30.张书*、王珺、李新春、丘海雄,:“产业集群、家族企业与中小企业创业国际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第5期:-


  31.谢洪明、罗惠玲、王成、李新春,:学习、创新与核心能力:机制与路径,《经济研究》第2期:59-70

李新春:回归中国

来源

市场论坛

李新春教授是浙江大学企业家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他曾在德国留学6年,德国留学经历对他职业的选择和思想的形成有什么塑造作用?早年的部队生活和农村生活又在他身上留下了哪些印记?如今,做为学者的他,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平衡?让我们一起阅读下面这则专访。

你离开家乡安徽桐城,大学毕业又当了兵,其后在德国留学七、八年,期间更经历了“东西德统一”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个独特的履历,颇为吸引人。

李:对我来说,可谓从原始时代到现代社会都经历了一遍。我的老家虽然离安庆20公里,却在我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才通上电,电影里出现过的所有原始的劳作方式我小时候都见过,手工舂米、人力水车,我们那里都有。

桐城虽然闭塞,读书却有传统。实际上从大学开始,你的每一次读书的选择都不很理想。

李:上大学算是我从一个农民当上了工人,和机械打了点交道;到国防科工委做*策研究,其实是当了6年的兵;留学前当我得知学校位于东德时,我有所犹豫。到了德国,才知道当时的洪堡大学就是老的柏林大学,那里曾经产生过近20位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数学、化学的底蕴深厚。德国当年是科学的中心,二战后,一批学者流向西方,洪堡的地位才渐渐被取代。

你曾说过,你每到一个地方,变革就开始……

李:上大学,学校要改名字;在国防科工委,改革开始了;到东德不到一年,又遭遇了东西德统一。也许和我的名字有关,几乎每到一个地方,变革就开始。世界在变,整个中国在变。一个人人生的丰富很重要,而这种丰富一定是时代赋予你的,是不可以自己寻找的,所以我很幸运。年10月东西德开始闹统一,到真正统一已是年了,柏林墙在这一年打开,学校也开始调整,年我完成了学位,研究方向做了转变。年,回到中国。

在德国将近七、八年时间,应该可以拿绿卡了,何况刚刚经历了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融合,你却选择回归,意下如何?

李:中国人有那么些不同,尤其从农村出来的人,想做点事。在外留学久了,很“漂”,找不到根在哪里,对国内也渐渐陌生了。年回国,晚了点,但我还是比较完整地看到了中国改革的全过程。对一个研究者来说,在中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比如经济转轨中的企业管理等等,这在国外是不可能获得的。中国有很多问题是国外所没有遇到过的,你可以用自己的眼光解读、用理论解释,你大有用武之地。

我的大学同学发现我近年来不再一个人闷着了,变得爱说话了。进入中山大学前我并不认为教师是个好的职业,但我发现,做一名教师非常有益于一个人的表达以及对思想的整理和提升,其次你必须不断接触并产生新思想,并且能够拥有可贵的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

有人说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不会发生像中国这样日新月异的变化——“变化”对一名研究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年的广东还很乱,几年过去了,变化很大。去年我又回德国,柏林成为新的首都后也多了几栋建筑,但人们的思想以及整个社会,几乎没有太多变化。对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变化是笔巨大的财富,它刺激你不断思考,但又埋伏着让你对任何事情都浅尝辄止的危险——很多东西都止于浮在表面,缺乏深刻——我相信这也是60年代人面临的最大痛苦。

相比于德国的哲学,60年代人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哲学?

李:德国之所以能诞生深邃与精良,是与他们平稳的社会紧密相关的,人们可以在平静中一点点思考和推敲。我们这一代似乎浮在波浪的表面,必须不断做出调整和适应,于是很难思考。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一代是过渡的一代,当然以历史的眼光看,每一代都是过渡的一代。过去的一代是与计划经济的中国联为一体的,80年代甚至90年代是与新时代联为一体的,而我们是中间站,既承秉了过去的责任、抱负甚至野心,又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和今天的孩子相比,我们又不能像他们一样快速地适应变化。在国外,两代人之间有着典型的区别,我们还会省吃俭用,还会有理想抱负要成为什么,还会关心国事,他们不会,他们马上可以融入享受大*,买汽车买音响去旅游,没有任何其他想法。所以,过渡,也许是60年代人的特征。坚持,会导致你的一生不再一样

德国这个民族对你的影响是否深刻?

李:德国人的一生是专业化的一生,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如此精良,他们是标准的干一行爱一行,无论是作为一名学者,还是一名钳工,他们都会将专业钻研到极至。东西德统一后的人口不过如一个广东省,约万,但它的每一个小镇都可谓人才辈出,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治家,层出不穷。这种务实的态度是德国民族区别于欧洲其他民族的地方。我当时租住的一栋老房子里,烧着壁炉,隔壁住着一位小伙子,每天上午和晚上他会在绝对精确的时刻掏煤灰,然后一整天便悄无声息了。我猜测他一定是读哲学的。果然有一天我们在门口相遇,他抱着一堆书籍,告诉我他是洪堡大学哲学系的学生,读的是古典哲学。德国的哲学家与中国的数学家及逻辑学家比较相似,其缜密和严谨是非常出色的。我曾经在部队呆过,对这一点很有感触。

部队对一个人的历练通常比较极端,它对你的精神塑造以及世界观的改造如何?

李:部队生活和农村生活一样,给了我很多吃苦的机会。到了国外,深有感触,我们手里支配的国家奖学金往往是不够用的,必须打工。我什么都干过。在建筑工地推水泥车,一天下来,很累,别人喊受不了,我倒感觉身心舒畅。我开始理解,德国的学者最典型的爱好是学者兼农民,一位学者的家里通常有一个农场,他日常会在农场劳作,使体力和脑力的运作达到协调,这是种很好的方式。

部队时期我们下到连队喂猪、帮厨、打扫卫生,一顿能吃6个包子,几碗稀饭。这个经历对人的毅力是个锻炼。能够吃苦、坚韧不拔、把一件事情做下去,对一个人很重要。两德统一时,局势动荡,很多人看到自己的教授都面临着是否教书的选择时,开始中途辍学,以打工为业。我始终坚持把书读完,读书是正业,你可以继续工作,也可以选择回国,而那些辍学的人后来很惨,很多人靠开个小饭馆来维持生活。

坚持读书是一种毅力,在你更是一种兴趣,这个兴趣是从孩童时候就开始的?

李:我的父母都不识字,我也沉默寡言,一次偶然得了一本小说《渔岛怒潮》,整个夏天,我躺在门口那张凉床上读这本书,脑子里幻想着外面怒吼的大海,从此和阅读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养成了幻想和思考的习惯。想象不着边际的问题对培养一个人也很重要,我对我的孩子说,不要看电视了,如果你可以整天扒在小河沟边出神,你一定会有出息。罗曼·罗兰就是这样长大的。

小说其实是对你人生梦想的点燃,如果不是它,你可能只知道村里的池塘而不知道外面有大海。

李:对。很多学理工科的学生问我文学对我的影响有多大,我说很大。大学时我热爱文学,读工科的同时我基本上通读了英国文学、法兰西文学以及俄罗斯文学,一个月内读完了鲁迅的作品,我甚至在刚一拿到工资后就买了几大箱文学书籍。真正的大家如果没有这个积累,不可能成为大家。看看西方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家里最大的财富是偌大的一间书房,除了专业书籍外,很大部分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没有人文精神,如何成就事业?中国人文精神的缺乏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桐城人李新春国家ldquo万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