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限塑令前夜,塑料之乡桐城ldquo荒
TUhjnbcbe - 2021/7/17 20:29:00

新京报贝壳财经原创出品

记者彭硕

编辑王进雨

30多地“禁塑令”枪响,全国塑料之乡——安徽桐城徘徊在了十字路口。

从上世纪80年代涉足塑料制品,到坐拥千余企业发迹,几十年间这里对限塑并不陌生。只是这一次,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大限将至,何时转型成为小城的焦点。

“当下转肯定不行,转了没订单就是等死,但不转也没单子做”。桐城一位从事塑料行业多年的企业主难掩内心纠结。

“观望心态”成了塑料之乡众多企业主的一个缩影。

在桐城市最大塑料袋生产基地新渡镇,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近期走访发现,已经转型的塑料企业寥寥数家,随处可见的家庭作坊一如往常日夜忙碌。依照欧美地区经验,“禁塑令”下,可降解塑料包装取代一次性塑料包装是大势所趋。但在巨大风口下,没有订单让一众大中小塑料企业不得不“刹车”——一边继续生产即将过时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一边敏锐探知着可降解的风口真正到来。

“市场会很大,但这个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现在转也就像是在*博一样。”当地一家企业主表示。此番转向,被部分人视作80年代在承包责任书上签字的小岗村村民。

新渡镇某纸杯生产“作坊”,生产车间在门店之后。

01

禁塑大限:小作坊不打烊,大厂“订单荒”

有企业20多台机器一两台开工,“怕禁塑令严格实施,普通一次性塑料也不敢多存”

桐城市距离安徽省会合肥仅约1个小时车程,曾经的“桐城派”故乡头衔让这里小有名气。不过,近些年,往往是“塑料之乡”“塑料袋大都”的标签将其推向台前。

沿着国道从桐城市中心驱车而下,便是桐城包装制品最为集中的新渡镇,一路上制塑企业散落于道路两侧,未进村落,塑料“重镇”的影子已缓缓划过眼帘。

“你来我们这里(采购)算来对了,我们镇上走两步都是塑料厂”。当贝壳财经记者以采购员身份刚入住新渡镇,酒店前台人员夸口起当地产业。

一条名为凤凰路的沿街道路上,贝壳财经记者每隔几户人家就能看到一个塑料加工厂,“上住下厂”、“前店后厂”的生产作坊在镇上比比皆是。白天,临街的门店楼下、院子里放着塑料印刷机或是吹塑机,人在一旁等待机器将塑料制品一件件自动送出,再整理打包。

这些小作坊大都没有名字,周围的人习惯性地将其称之为“某某家的”,而且大多24小时轮班作业,即使到了华灯渐熄,整条街上商店开始打烊,不远处依旧能看到有商户灯火通明。他们有的将大门虚掩,不时传出机器轰鸣声,有的则干脆大门敞开,只留一个老人看守,一旁可见成捆的塑料薄膜和正在印染、切割、不停运转着的机器。

镇上一户人家夜晚机器还在生产。

据镇上居民讲述,这些小作坊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年环保风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很多企业经营难以维持,不然景象会更“热闹”。

新渡镇镇长徐良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镇上关停整治的企业有多家,年底或将关停治理多家。即便如此,新渡镇的塑料产能在全国塑料行业的地位依旧首屈一指。

根据当地*府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上世纪80年代起,桐城有村民开始从事塑料制品生意。如今,该市已发展成为国内塑料袋生产第一城。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年11月,全市共有家与塑料相

1
查看完整版本: 限塑令前夜,塑料之乡桐城ldquo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