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宣城社会经济文化由昌盛至断崖式衰落原因分
TUhjnbcbe - 2023/7/9 0:26:00

陆再奇

第期

宣城,古称“爰陵”,先秦时期即为楚国在江南的贸易性城市。公元前年,汉武帝在此置丹阳郡,辖区包括今皖南苏南浙北毗邻区域5.7万平方公里,今江苏南京是其管辖的一个边缘县。孙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建都今江苏南京,宣城为近畿要城,“风流朝贵”都想来宣城当官。公元年,宣城辖区人口88.5万,仅次于长安、洛阳,位居全国第三。公元年,南宋孝宗皇帝因潜邸宣州,赐名宁国府。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视宣城为“兴王之地”,先后16次减免赋税。清康熙间,人们常将皖南重镇宣城和皖北重镇合肥相提并论,并称“南宣北合”,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由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发生的战争,不仅给境内带来了巨大的人员损失,导致人口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原有的经济基础遭受毁灭性打击,文化体系发生断层,直接影响了境内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走向。

据相关史料保守统计:咸丰元年()今宣城市七个县市区总人口约.9万,同治十年()总人口只有20.8万,损失.1万(注:人口损失包括统计时逃难尚末回归人员)。从湘*统帅曾国藩、两江总督马新贻、安徽巡抚乔松年以及当今学者研究成果来分析,清咸同战争虽然遍布大半个中国,但是今宣城市境内损失最惨。具体体现在:

一、农业经济遭受毁灭性破坏

土地是农业生产之母,是增加粮食的基本途径,也是人类生存之根本。太平天国战争前,境内的耕地历经康熙、雍正时期的垦辟已近饱和。世家大家的庄园遍布城乡,良田数千顷、山场数十里比比皆是。太平*与清*在境内长期残酷的战争,以及衍生而频发的饥馑、瘟疫等天灾人祸,不仅直接导致了参战人口和百姓的大量伤亡,而且生产、生活设施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严重破坏,田地荒芜,荆榛遍野,耕地面积急剧下降。

沈葆桢《皖南垦荒未便克期从事折》载:“自经发逆乱后,旧日河渠半多堙废。河道处处淤浅,甚者竟成平陆。潦则溢,旱则枯,旸雨偶衍,补救无所施。”《论近日田河情形》载:“皖南各县几乎十田九荒。”

同治三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奉旨会同安徽巡抚乔松年等“查明皖省各州县应征钱粮、杂税,分别被灾轻重,酌拟蠲免年份”。经过一番调查,曾国藩他在上报的《豁免皖省钱漕粮折》奏折中称:“臣等复安徽全省,贼扰殆遍,创巨痛深。地方虽有已复之名,而田亩多系不耕之土。其尤甚者,或终日不过行人,百里不见炊烟。据查核,皖南徽、宁、广等属兵戈之后,继以凶年,百姓死亡殆尽,白骨遍野,此受最重者也。”为了“分别被灾轻重,酌拟蠲免年份”,曾国藩将安徽境内所辖57个州县依受灾程度划分为最重、较重、次重、稍次四个等级,其中受灾最重的十一个州县分别是绩溪、宁国、旌德、太平、宣城、南陵、泾县、青阳、石埭、广德、建平,也就是说境内所辖的宣城、郎溪、广德、泾县、宁国、绩溪、旌德均为受害最严重的州县。

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其《招垦荒田酌议办理章程折》中也认为“兵燹之后,各省之中以皖南荒田为最多,其地方亦以皖南为最盛,如宁国、广德一府一州,不下数百万亩”。

战后清*府虽然采取措施积极招垦,但是恢复异常缓慢,经过40年的恢复,光绪三十年()左右,境内的土地垦殖率仍只有4%左右,低于安徽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二、商品经济遭受毁灭性摧残

明嘉靖、万历年间诞生的宁国府商帮(又称“宣州商帮”),与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的徽州府商帮,史上并称“徽宁商帮”。关于宁国府商帮在明清商界的地位,国学大师章太炎曾外祖父朱锦琮在其《治经堂诗集》这样描述:“当今之时,惟山右独擅其能,次则徽宁之休、歙、泾、旌。其地皆鲜山泽土壤之利,不得不出而为商,而又累世相承,其居奇之货、兼并之利、权子母之术,有非寻常意计所能及者。虽其地无所出,而合四方之财归于其地。故山右之富甲天下,休、歙、泾、旌之富甲江南,然则人可以奋然起矣。”文中将宁国府之泾县、旌德和徽州府之休宁、歙县四县商人作为皖南商人的核心群体,与富可敌国的晋商相提并论,称雄华夏。

然而,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宁国府商帮受到了致命的摧残,具体体现在:

(1)太平天国初期,规定“天下农民米谷,商贾资本,皆天父所有,全应解归圣库”,禁止私营工商业,所到之处,肆意搜刮富民商户。

(2)宁国府商人经营活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太平*与清*战事最严重的地区,十数年持续不断的战事,宁国府商人在这些区域的传统贸易几乎中止。

(3)连年战火之后,瘟疫、天荒往往随之而来,不仅人口锐减,而且经商人员也大量伤亡。如同治《续纂扬州府志》卷十五《人物流寓》所载太平天国殉难的流寓者,即有在扬州经商的江洪作、刘某、刘泮元、任锦祥、吕长祥等五位旌德人。

(4)宁国府商人不仅遭受清*府、湘*、太平*的三重掠夺,而且还要持续不断地为地方团练与地方驻*捐资助饷。如咸丰三年()四月,清廷颁布的办团上谕中明确规定“一切经费均由绅民量力筹办”,同年,督办安徽团练钦差大臣吕贤基、周天爵发布的团练章程,明确规定办团经费以地方捐输、摊派为主。如此,境内办团经费及*备饷需的筹集任务毫无疑问由宁国府商人承担。

(5)宁国府商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主动为地方团练和清兵毁家纾难,如:咸同年间,泾县济阳查、水东翟、顷田李、老滩舒、雁门文、扶风万、南冲张、龙图包、厚岸王和太平新丰王及孙、邵、谢等二十七姓经商大户,组建泾太二十七姓团练对抗太平*,仅查守诚帮办团练,即捐饷银二千两,练费五千缗。

宁国府商人的财货物资和商业资本被战争化为流水,商帮经济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走向衰败。影响所及,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商人筹建会馆捐输方式的变化,太平天国战乱前那种动辄捐资数百金的豪举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抽捐。

三、世家大族遭到毁灭性摧残

唐宋及其后,宣城境内形成了许多世家,如宣城梅氏、施氏、沈氏、吴氏、胡氏、贡氏、唐氏,郎溪岑氏,广德范氏、钱氏、许氏、濮阳氏、戈氏、步氏、巫氏,宁国虞氏、奚氏、吴氏,泾县查氏、吴氏,绩溪胡氏、葛氏,旌德吕氏、江氏等。这些世家大族大多聚族而居,一村之中,均为同姓同族,“安土乐一也,爱亲敬长二也,昭穆有序三也,外侮不入四也,有无相通五也,奇邪不染六也”,社会财富也大多沉淀于聚族而居的乡村,城内富豪反而相对较少,“盖我皖南富庶,不在城池,而在乡村”。不似其他地方,人口、财富多集聚城市,太平*攻占不了城池就无法生存。

而在皖南,太平*不用攻占城市,便可随意获取兵源和财富,可以长期居住,世家大族在劫难逃。战争使得境内的世家大族不仅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或家资巨万而囊无一文,或积粟万钟而身无一粒”“故家大族流亡迁徙,靡有孑遗”,而且由于长期的奔波劳累,“或病死或忧死,不可胜数,转瞬几成绝户。”

如钱文选《诵芬堂文稿》载:其家族位于广德北乡,道光年间全族三百余人,(太平天国)战后仅存三人,几于全族灭绝。广德《范氏族谱》载,其家族明清两代跻身仕林、食俸受禄者八十多人。咸丰同治间,兵匪犯境,肆行杀掠,仅逃肇相一丁,汉离远避,幸未遭劫。“等寇平归来时,村业无主,已归官售他人。”旌德金鳌江氏,咸丰六年造册时统计该族人口达八万余人,在外做官、经商者尚未计入。太平天国战后,仅余千人。泾县查济为查姓聚居地,潘锡恩称“查氏吾泾巨族也,比闾绵列数十里”,家乘也载“人丁数万”。《查氏支谱》载:“咸丰癸丑年()二月二十七日,粤匪弥漫面来,蹂躏不堪”,族人死伤惨重,元气大伤。境内的宣城梅氏、郎溪岑氏等世家大族更是如此,转瞬间几成绝户,从此一蹶难振。

四、文化事业遭受毁灭性损毁

晋唐以来,宣城素号文薮,名人辈出。清雍正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赞誉宣城为“上江人文之盛首”,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称“吾江南文学礼义之邦,推宣城为最”,出生于浙江的徽州人*宾虹认为“徽宁,古之宣歙,文人学士收藏善备,赏识高深,已超江浙而上”。

太平天国为了树立上帝教在精神信仰领域的统治地位,不惜对传统文化粗暴抑制,所到之处往往都捣毁孔子牌位,焚毁学宫,对传统宗教习俗故意破坏。《江南传教史》第二卷第二章《教务细节》载:太平*所到之处,庙宇、寺院均遭破坏,寺庙珍宝抢劫一空,佛教、道教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僧侣们也无影无踪了。太平*在境内建立*权后,宣布不承认清朝生监资格,并另行组织自己的科举考试,境内“至是实学渐稀,文采渐落,科第亦渐不振”。

光绪二年(),江苏丹徒举人陈克劬受侍郎龚自宏之邀,协助视学安徽,在其著《萍蓬类稿皖游纪略》载:“宁国旧称文物之邦,自兵燹后,考童几不满额数,试卷要观者亦甚寥寥。”与破败不堪的宁国府相比,徽州府“徽歙同城,而府城包括县城之内,试院又在府城之内,肩舆越两城始达,一路颇觇繁富气象。”尤其是徽州府内较少受到太平*与清*蹂躏的祁门、婺源二县,更让来自科举强省江苏的陈克劬刮目相看:“徽郡文风以祁门、婺源为胜,而婺源尤有根柢,其佳处为吾省所不及,山川灵秀所钟于兹,信矣。”陈克劬的观察与当时安徽学*祁世长的统计相符,光绪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京报全录》载:徽州府“惟婺源一县文童五千人,其余亦只有数百人、百余人不等”。在徽州府内部,婺源县又明显好于其他县份。

与此类似的是,宁国府应试文童只有区区千余人,其中泾县一县即有五百余人。同治《宁国县志学校志》:“兵难后,应试文武童生皆不满额”。光绪《广德州志艺文志》文翰《垦荒客民附籍与考文卷》载:据该州绅董、前直隶天津府知府张光藻等联名具禀,以州境向来考试文童千有余人,兵燹以来廖廖无几,庠序难期兴起,民风无自转移。不仅如此,境内的学校、文物、典籍焚毁殆尽,洋川“毓文书院”等众多书院也在战火中成为废墟。

此外,由于地方团练经常将宗祠、寺庙等大型建筑作为指挥所或驻地,在战争中这类建筑往往也被烧毁。旌德县旌阳城一仕宦作《贼遁后初入城归家述怀》云:“予家累代皆有撰著,藏之满箧,时值烽烟几度,大半凋残,归家阅视,有感于中,信口吟成,泪随笔下,能勿凄然?”又其辞曰:“旌阳城破又粱安,贼势如潮涌石滩。家世遗书多散佚,名山大业尽凋残。讵知今日为身累,怅未当初付枣刊。检点馀编不满箧,留传手泽宝同看。”*宾虹在给友人曹一尘信中也不得不承认“宣歙文献,卓绝环宇,屡经兵燹,散佚已多。”“宣歙文化书史散佚,殊为可惜。”千百年来,积聚下来的社会财富、文化遗产几乎荡然无存。

战后,移居境内的多是“一担箩筐下江南”的今河南、湖北、湖南以及安庆府、庐州府等地的垦荒农民,其次是裁撤的湘*和遣散的太平*,也有为数极少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官宦,随着这些移民的到来,他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也移居境内,为宣城经济社会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对宣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作者系宣城市史志办副主任,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制作:童达清

1
查看完整版本: 宣城社会经济文化由昌盛至断崖式衰落原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