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老师的鼓励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甚至可以成
TUhjnbcbe - 2023/7/29 20:53:00

学生成长当以鼓励为宜

近日读书,看到著名翻译家、语言学家、史学家、民族学家、散文家和教育家季羡林的成长故事,文中说季羡林15岁考入山东大学附属高中。山大的校长就是当过前清状元的王寿彭。在王寿彭的影响下,山大附中的老师尊孔成风。这所高中的老师们,古文水平是极高的,尤其是国文教师王崐玉——桐城派古文作家,有自己的文集。王崐玉对季羡林的影响极大。他布置的一篇作文《读徐文长书后》,季羡林写得下力,他给的批评是“全校之冠”。从此季羡林的所谓“虚荣心”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他再也不愿意有不好的成绩。于是,他一改过去贪玩的习惯,开始用起功来。第二学期,他又得了甲等第一名。

老师看似一次不经意的鼓励改变了季羡林的一生,成就了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

经历是何等的相似。我读高二时,汶上三中的郗风陵老师一次很特别的评卷方式给了我足够的自信和尊严,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让我至今难忘。

高二起我学的是文科,郗老师教我们地理课。他50多岁,清瘦高挑,上课从不看课本和备课本,课本内容从头到尾娓娓道来,板书一丝不苟,地图随手就画在黑板上,山川、河流、城市标注的一清二楚,连课后作业都装在他脑子里,加上那一脸严肃和瓶底似的厚眼镜片,一下子把我们都震撼了,用现在时髦的说法,立马成了我们的“男神”,我的学习兴趣随着崇拜心理与日俱增。说实话,从初中到高一,尽管我学习很努力,地理作业经常被老师评为“甲+”,即最好,但地理成绩也只能算中上等,现在想想是方法不对,事倍功半。记得是期中考试前,我试着改死记硬背为自编口诀理解记忆,感觉一下子简单了许多。在考试前,还专门让一个学习好的同学当考官,竟然“问不倒”“一口清”,自信心也提升了不少。

当时考试的情节记不住,只清晰地记得讲评试卷的那一课,郗老师显然对同学们的成绩不满意,严肃的表情让大家大气不敢喘。“这次考试成绩不好,满分的没有,99分的没有,98分的没有……”这种讲评风格简直让我们窒息,“91分的没有,90分的没有,最高分是张*同学89分……请大家课后看一下他的卷子,好好学习一下……”

尽管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期中考试,尽管这只是一门副课(虽然当时高考时也有分的分值,相对于分的数学、语文来讲,却是传统的副课),但老师的表扬已足以使我大脑短暂空白,一向成绩平平的我也能考第一名,自尊心瞬间爆棚,一堂课让我成了名人,简直就是现在所谓的“网红”。

从此,课下找我请教、探讨地理知识的多了,又被郗老师指定为地理课代表,俨然成了地理“学霸”,这更激发了我学习地理课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也确实没辱没老师“大张旗鼓”的表扬,一直到年高考,我的地理成绩都非常稳定,其他同学只能争第二名,并且几次全县高考模拟考试,也只有我的地理成绩能和县一中的学生相抗衡,排进过前三名。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学习地理的方法,使学习非常有趣味性。高三时,我甚至是在背英文单词、做数学题疲劳时,看会地图、翻翻地理书休息一下。

也许是触类旁通,其它几门功课也稳步提升,最后在“黑色的七月”成功地挤过了“独木桥”,考上了曲阜师范大学,成为我们汶上三中建校以来考取本科大学的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随后学校因故撤销了),以同学们说:你成了“空前绝后”的那一人。这个结果是我绝大多数老师和同学未曾预料到的,可能连郗老师也不曾想到,在我的高考梦小苗萌芽初始时,是他的表扬和鼓励施了第一把肥,培了第一锹土,使小苗得以茁壮成长。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道路很漫长,但紧要处就那么几步。在紧要处有意无意帮助我们的人,永生都不应忘记。农村子弟考上了大学,就有了人生最初级的舞台(当时大学毕业生包分配,大学报到时就迁户口,实现“农转非”,也就意味着吃上了“皇粮”)。我入学后,当了学生干部,入了*,毕业后特招入伍,从团职*官转业到地级市“四大班子”机关工作,也成了乡亲们口中所谓的“在地区上班的人”,人生道路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季羡林是大师,在其成长经历中,肯定有不平凡的经历和基石,助其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但王崐玉老师的那句“全校之冠”无疑是很重要的基石,给了他前进的动力和自信。笔者只是一名*转干部,经历本不该与大师相比,但作为农民子弟,作为高中母校“空前绝后”的那一人,成长中同样有老师“大张旗鼓”的鼓励和表扬带来的信心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有共同点的。

在学生成长进步过程中,老师的鼓励是何等的重要啊!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师的鼓励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甚至可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