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家住江干区的伍兵,老家在皖西南,那里民风淳朴、尚文尊师,清代文坛盛名的“桐城派”便发源于此。小镇的居民历来重视“文化”,即使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学。周围要是有哪家小孩上了大学,往往会倍感荣光,经口口相传,方圆十里美名扬。
“好的环境滋养了每个人,坚持‘诚’与‘正’,自小就熟稔于心。”伍兵说,无论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是叔叔阿姨,家中每一个人都跟他强调过“做人要诚实,做事要正派”这句话,言传身教间,家风拂面润人心。
伍兵的曾祖父年轻时是一名邮差,每天要负重走上百里路。当时信件和物品的派送依赖个人信用,曾祖父也因此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很多家庭有纠纷都爱找我曾祖父调解,个人有重要物品要寄,也第一时间想到他。”伍兵说,新中国成立后曾祖父仍在邮局工作,并光荣入*,还获过安徽省劳模和五一劳动奖。伍兵的爷爷和叔公本来可以靠关系进入稳定的邮*系统,但他们都没有走这条捷径。
伍兵的爷爷曾在商业合作社工作,并担当主任。按照*策,伍兵爷爷的子女可以进入商业合作社工作,但是只有伍兵的姑姑通过公开考试进入了合作社下面的布匹店工作,并没有依靠爷爷的任何关系。
伍兵对记者说,有次姑姑在布店结账时发现少了5角钱,当时营业员加上她只有两人,几经查找,但一直没发现差错,由于互相猜疑,姑姑便与同事有了争执。伍兵的爷爷在得知此情况后,认为一时难有结果,便先让姑姑补上了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爷爷的正派不能用到这种地方,让姑姑吃了亏。”伍兵说,后来爷爷曾跟他聊起过这件事,爷爷说“诚实和正派”的家风是绝不可以动摇的,正直的人往往会吃一些亏,但不能因为一些小事就与其他人同流合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正直、坚韧的人。
如今,伍兵这一代人已分散于天南海北,但无论距离多远,家风这面旗却一直在每个人心中飘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诚”与“正”都是闪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