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安徽省铜陵一个小县城,人口97万,有两千
TUhjnbcbe - 2024/3/15 18:31:00

枞阳县,安徽省铜陵市辖县,地处安徽省中南部的长江北岸,介于北纬30°38′~31°05′之间,东经°04′~°35′之间。总面积为.43平方千米。东与铜陵市区接壤;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市区毗邻;北与芜湖市无为市、合肥市庐江县两县接壤;南与池州市隔江相望。

截至年,枞阳县辖15个镇、4个乡:枞阳镇、钱铺镇、山镇、汤沟镇、横埠镇、项铺镇、钱桥镇、麒麟镇、义津镇、浮山镇、官埠桥镇、金社镇、白柳镇、会宫镇、雨坛镇、铁铜乡、凤仪乡、长沙乡、白梅乡。县*府驻地枞阳镇浮山路。年末全县户籍人口约97.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万人,乡村人口76万人。

综述

枞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在安徽省共计位历史文化名人中,枞阳县就有11位。枞阳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两千多年的建县史,是我省文化大县之一。

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枞阳横埠镇一带生活,在战国时代,枞阳的楚文化与中原、吴越文化交融,产生了枞阳第一次文化高峰;西周时,周王朝分封诸侯,在枞阳设立宗子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年)始设枞阳县治,汉武帝南巡至枞阳,作《盛唐枞阳之歌》。枞阳从秦汉到唐宋的一千多年间,人口的大幅度、大范围流动和长江水运的便利催生了枞阳的第二次文化高峰;元末明初,出现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徽州和江西等地的民众纷纷迁入枞阳及周边境内,受此影响,枞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传承儒学之风日盛,崇文尚读、穷不丢书的学风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到了17世纪,以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的横空出世为标志,枞阳文化进入了第三次高峰。而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文化的兴盛,则是枞阳历史上出现的第四次文化高峰。

风景名胜

枞阳县有浮山风景区、白云岩、大青山、岱鳌山、旗山、望龙庵、陈氏宗祠、汉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国吕蒙城遗址等名胜古迹。

浮山

浮山摩崖石刻

浮山坐落于皖江北岸的枞阳县,南临白荡湖,西邻菜子湖,南望九华,北靠长江,山水浑然一体,犹如一叶轻舟漂于水面,有“海上蓬莱”之美誉。浮山火山喷发形成大小洞穴个之多,奇峰、怪石、巉岩、幽洞构成了浮山四大奇观。

白云崖

白云崖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今白云岩寺尚存。

望龙庵

该庵原名望龙禅院,坐落在枞阳镇金鸡山下的月牙湖畔。清康熙年间修建,有庙宇五进,佛像百余尊。

大青山石屋寺

大青山位于枞阳县城东16千米处的枞阳镇郭桥村,一峰挺立,山色如黛,因名青山。它北接浮山,南望九华,山青水秀,如诗如画。

岱鳌山

岱鳌山位于枞阳、桐城、庐江三县结合部,主体在枞阳县麒麟镇。东南走向,在绿荫覆盖、峰平坡缓的丘陵地带突兀而起,它有九座山峰对着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势削断,岩峭如壁。其最高峰为龙王顶,海拔米,宛如一头巨鳌。

历史人物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海人氏。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镇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著名小说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齐之鸾,之鸾字瑞卿,号蓉川,明桐城(今枞阳县雨坛镇人),明正德六年(年)进士,先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之鸾学识渊博,文采宏丽,于桐城文学兴起有先导作用。

方学渐(——),字达卿,今浮山镇白人。明代著名学者。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东林*魁。为诸生祭酒二十余。领乡荐,弃去,专事讲学。以子大镇贵,赠大理寺少卿。学渐著有《迩训》二十卷,《桐彝》三卷,及《心学宗》等,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阮鹗(-),字应荐,号峰,南直隶桐城县(今枞阳山镇松园乡阮家享堂)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浙江提学副使。为明代抗倭将领,后因罪革职为民。明穆宗隆庆元年(),阮鹗卒,时年五十九。著有《礼要乐则》2卷、《枫山章文懿公年谱》2卷。

获得荣誉

年12月28日,入选“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年6月,入选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铜陵一个小县城,人口97万,有两千